为什么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能够流传千古?

2018-08-14 19:56:24 admin 267


还记得大学上音乐鉴赏课的时候,老师用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讲梁祝交响乐,称梁祝是中国最美的交响乐。 那时候,我对于音乐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流行歌曲上,而梁祝对我来说,也不过又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凄美故事。 一直以来,我觉得梁祝的结局没有《孔雀东南飞》的惨烈,不甚喜欢。上了一个月课之后,才明白那份十里相送的真挚感情,是人一生可遇不可求的缘分。 很多人认为,梁祝之所以能够成为千古佳话,是因为它的反封建本质,但是,我却更同意另外一种说法:梁祝故事体现了人类对于纯粹的向往! 梁祝 纯音乐 - 金耳朵.发烧民乐 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祝的故事最早载于《宣室志》: 英台,上虞祝氏女,伪为男装游学,与会稽梁山伯者,同肄业。山伯字处仁。祝先归。二年,山伯访之,方知其为女子,怅然如有所失。告其父母求聘,而祝已字马氏子矣。山伯后为鄞令,病死,葬鄮城西。祝适马氏,舟过墓所,风涛不能进。问知有山伯墓,祝登号恸,地忽自裂陷。祝氏遂并埋焉。晋丞相谢安,奏表其墓曰:“义妇冢”。 从上文的描述中,我们可以得知,祝英台是今浙江一个小县城的女子,伪装成男子求学,与同学梁山伯一起吃住和学习。 后来,二人分别后,梁山伯去祝家访友,这才知道祝英台是女子,此刻也明白的自己内心的情感。于是,梁山伯向祝家提亲,却得知英台早已去许配他人。 山伯后来在浙江做了一个小官,但不久便病死了,葬在另一个小城的城西。祝英台出嫁的时候,波涛汹涌,所乘的船不能前行,一问才知是路过梁山伯的墓地,祝英台登上岸在山伯墓前大哭,这才一表衷肠,就在这时,地面裂开,英台被埋其中。二人生前不能做夫妻,死后同葬一墓。 三个疑点 为什么祝英台女扮男装与梁山伯同吃同住却没有被发现? 梁山伯并不知道祝英台是女子,为什么还能对其萌生情愫? 这不过是发生在浙江省的一个小县城的故事,高高在上的宰相“谢安”又是如何得知的? 这一切的答案,都得追溯到魏晋,那个飘逸隽秀的时代。 魏晋是一个动乱的年代,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时代。新兴门阀士夫阶层社会生存处境极为险恶,同时其人格思想行为又极为自信风流潇洒、不滞于物、不拘礼节。 那时候的名士,从正始才俊何晏、王弼,到竹林名士嵇康、阮籍,中朝隽秀王衍、乐广,至江左领袖王导、谢安,莫不是清峻通脱。 他们表现出的那一派“烟云水气”而又“风流自赏”的气度,几追仙姿,为众人景仰,这便是“魏晋风度”。 名士便是标杆,所以,当时士人多以阴柔为美,祝英台女扮男装却不被发现,自然也在情理之中。 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,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。山水虚灵化了,也情致化了。陶渊明、谢灵运这般人的山水诗那样的好,是由于他们对于自然有那一股新鲜发现时身入化境、浓酣忘我的趣味。 ——宗白华《美学散步》 那是一个纯粹的时代,人们追求纯粹的生活,纯粹的情趣,纯粹的感情。这种纯粹不拘于礼法道德,是天生成的真实自我。 梁祝的事迹正是在这样一个纯粹的时代被发现、被上表、被传颂。经过时代的流转,故事的内容也被丰富,最终成为名传千古、闻名中外的传奇。 故事和传说是一个时代存在过的证明,也是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见证,它们包含了先辈的智慧、情感和美好夙愿。 应该让小孩子多了解中国故事,这不仅有助于启发孩子的想象力,训练他们的逻辑表达能力,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。 好书推荐 想要了解更多“魏晋风度”,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,名字叫做《魏晋风骨化沉香》,作者上官紫微。这本书书中收录了魏晋时期的名人诗作,文笔也如魏晋文人那般飘逸隽秀,是为品读魏晋的绝好的入门书册。 想要和鱼妈噶三胡 请加鱼妈微信 fishaen-yumama 鱼妈在桃花岛之家 等你来哦 热搜资源: 小学语文最全的名人名言、谚语、歇后语整理 “部编本”一至六年级古诗文汇总 常见成语归类(赶快收藏哦!) 往期热文: 什么时候让你觉得学数学真有用! 喊话东方外国语学院,教育界的良心何在? 天天念叨的“语文素养”究竟是什么? 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不是分数,而是这项能力…… 风靡美国的“假中国菜”